教育改革新思維:從營養午餐到宿舍都更性別友善的校園

一起探討性平政策對學生成長的深遠影響與創新突破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2024年8月27日 上午 10:51

教育趨勢

.

從臺灣的學校營養午餐品質問題,到政治大學性別友善宿舍的創新嘗試,再到美國因應疫情影響所推出的留級政策,這些議題都反映出教育政策與學生需求之間的微妙平衡。本集節目將深入探討這些話題,了解其背後的原因與影響,並思考如何為學生創造更有利的學習環境與發展機會。

.

營養午餐為什麼「不好吃」

.

根據兒福聯盟在 2023 年 9 月所進行的一項調查,臺灣 22 個縣市中的 154 所學校中,有 22 % 的學校每週提供兩次以上的炸物,有些學校甚至達到了三次以上。加工食品,如丸類、香腸和重組雞塊等,也成為了常見的餐盤主角,接近四成的學校每週提供兩次以上。這些數據揭示了當前學校午餐中的高油、高鹽和高度加工食品的普遍性,與國健署所訂定的學校午餐營養標準形成了強烈對比。

除此之外,更有八成的國中生表示營養午餐吃不飽,將近五成的學生認為營養午餐的份量遠不及他們日常的飲食需求。當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生的意見時,他們告訴我們,營養午餐不僅量少,口感也差,菜色重複,甚至令人厭煩。

這些來自孩子們的真實反饋,讓我們不禁思考:是營養不夠,還是味蕾難以滿足?大量的廚餘問題更是讓這一問題浮出水面。根據調查,高達六成五的學校蔬菜部分的剩餘量占到四分之一到五成之多,這些數據無不在警示我們,現行的營養午餐方案或許在某些環節上出了問題。

.
營養午餐的困境:預算與品質的矛盾

.

兩位主持人在節目中指出,團膳廠商往往受到預算的限制,難以提供高品質的午餐。當預算不足時,想要提高餐點的質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更不用說,某些學校還存在收回扣的弊案,這些經費在層層盤剝後,落到學生頭上的預算已經所剩無幾。

懿心老師更是指出,當前的問題在於量大於質的思維根深蒂固。「只要每個孩子都有得吃,能吃飽,就好了。」這種對量的追求,忽略了質的提升,最終導致了大量廚餘的產生,並未真正解決孩子們的需求。

要解決營養午餐的問題,或許我們應該從源頭著手。提高預算,讓團膳廠商能有更多的資源去提升餐點質量,這可能是關鍵的一步。此外,制定更合理的檢核標準,確保預算花在刀刃上,而不是僅僅滿足量的需求。

.
主持人蕭宇辰(S):在教育現場,我們依舊更注重「量」,而非「質」。很多時候,我們追求的只是數量,像是做一千支影片,但這樣的思維需要修正。與其追求大量內容,不如集中資源做好一百支讓孩子真正願意看的影片。資源有限,我們應該更智慧地配置。

.

性別友善宿舍:政大的大膽創新與挑戰

.

2023 年 9 月,國立政治大學宣布新的學生宿舍將開放不分性別的組隊申請。這個決策,意味著學生無論性別,都可以自由組隊申請宿舍入住。然而,這個消息一出,媒體報導的焦點卻集中在「男女混宿」上,甚至出現了「該衝了吧」這樣的誇張標題,讓原本的意圖被模糊甚至曲解。

事實上,政大的初衷並非強制混宿,而是提供學生更多的選擇。學生可以選擇與同性別或不同性別的朋友組隊,申請入住這些宿舍,而學校在這過程中不會檢查學生的性別,真正實現了「去性別化」的宿舍管理模式。

這樣的做法,不僅順應了國際上的趨勢,也對臺灣教育體系中長期存在的性別二元分化提出了挑戰。這一制度的創新,讓許多學生得以擺脫以往宿舍分配中,因與陌生人同住而產生的種種不便,讓他們有機會與自己熟悉且信任的朋友一起生活,無論性別。

不過,這一決策也引發了許多關於性別與安全的討論。性別平等與性別友善的推動者們指出,過去在傳統性別觀念下,跨性別學生常常面臨住宿困境。例如,一名跨性別女生想要入住女生宿舍,但卻被分配到男生宿舍,在這樣的環境中,她感到極度不適,最終只能選擇在外租房。而政大的新政策,為這些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,讓他們不再被迫接受不適合自己的安排。這不僅僅是解決住宿問題,更是對如何看待性別的一次重要探索。

.

推薦閱讀:
西斯的101號房間

.

疫情之後的學習挑戰

.

在疫情的重壓下,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到了顯著影響。美國的田納西州、密西根州和北卡羅萊納州等至少 16 個州,率先採取了行動。他們決定讓那些在三年級末閱讀能力落後的學生留級一年。這個決定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——三年級被視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。這一年,學生們需要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,因為接下來的學習,無論是數學、科學,還是社會研究,所有的學科都依賴於他們是否能夠理解和消化文本。

非營利組織安妮基金會在 2011 年的一項研究中就指出,三年級閱讀能力低下的學生輟學的可能性是其他學生的四倍。這一事實令教育官員們不得不重視,留級被視為一個能夠幫助這些孩子的有效策略。他們希望通過延長一年的學習時間,幫助孩子們打下更穩固的基礎,為未來的學業成功鋪路。

然而,這一政策並非沒有爭議。儘管許多教育官員強調,留級並不是為了拖延學生的成長,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好的準備,迎接未來的挑戰。但反對的聲音依然存在。一些人擔心,這樣的措施會對家庭造成額外的壓力,並可能使孩子們在社交上遇到困難。尤其是對於少數族裔的學生來說,他們更容易受到這種政策的負面影響。

.

提升核心能力,增加競爭力

.

隨著全球教育趨勢的變化,臺灣的教育工作者們也在思考如何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。這種能力不僅是學習的基礎,更是他們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關鍵武器。

蕭宇辰在節目中同樣提到,近年來不少大學在篩選學生時,只看國文、英文和數學這三科,因為它們反映了學生的語文基礎和邏輯能力。這樣就能評估學生是否適合進入他們的學校。

為了因應這股趨勢,臺灣吧推出「6G 高效讀寫術」和寫作陪伴服務等課程,希望能幫助孩子們提升這些關鍵能力。通過這些訓練,教育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在閱讀和寫作上取得長足的進步,為他們未來的學習鋪平道路。

疫情之後,教育界面臨各種挑戰。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,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,並有效提升他們的核心能力,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關鍵課題。政界和教育界的每一個決策,都可能改變這些孩子的一生,而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支持與資源。

.

.

本文章摘錄自:2023 / 10 / 05 錄製的《聊聊教育吧》節目

完整節目內容在【大抓嗎】頻道:

EP164【教育大小事】營養午餐真的營養嗎?學生對營養午餐有哪些意見?

➡影片連結

文章標籤

# 教育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