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巴衝突、烏俄戰爭,複雜的議題怎麼跟孩子討論?

三個新聞看點:國際新聞媒體識讀、國防學士班停辦、貧困經驗對孩子的影響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2024年8月8日 下午 6:26

教育趨勢

.

在當前的全球化社會中,戰爭衝突、教育挑戰和兒童發展等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。這些議題不僅深刻影響著社會各個層面,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和探討相關政策和應對措施。

本集節目中將討論以巴衝突、國防學士班、貧窮與逆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,三個時事議題:

.

.

對於爭議性議題,應不妄下評斷

.

近期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正式進入戰爭狀態,兩國的爭端主要圍繞土地、宗教和民族自決權等問題。戰爭帶來的恐懼和痛苦深深影響著兩地人民,無論是在當地還是全球範圍內,這場戰爭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。

許多國家為了能提供大眾一個學習時事議題的環境,開始做出行動。例如,美國加州州內就有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移民,在衝突發生的當天,許多學區都寄送了信件給教職員跟學生家長,建議教育者確保為社區成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,並提醒大家要尊重和包容有以色列或巴勒斯坦背景的同學和家庭。

也有專業的教育媒體、教育周刊等等,整理了各種以巴衝突的相關資源,去幫助老師教學,包含認識長期的以巴關係衝突歷史、認識國際主要國家對這次戰爭的政策傾向、如何分辨假訊息與假新聞等等。

.
主持人蕭宇辰(S):所以回到剛剛新聞提到的,教育局第一個指令並不是要大家譴責戰爭和暴力,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妄作批評。我覺得這點很重要。大家看到戰爭,特別是這次的衝突點源自於巴勒斯坦,國際間的譴責聲音多站在以色列這一方。

懿心老師(Y):但這有時會忽略以色列也在猛烈攻擊巴勒斯坦的事實。

S:對,這個脈絡一直延續下去。以巴衝突和烏俄戰爭不太一樣,雖然都是有人先動手,但不能只怪罪先動手的一方。通常會動手是有原因的,我們需要探究這個原因是否合理。巴勒斯坦動手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值得探究的。相比之下,烏俄戰爭中,大國欺負小國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完全不同。所以我們要避免簡單地認為先動手的一定錯,發動戰爭一定錯,這樣的譴責並不總是正義的。

Y:新聞中提到的一些議題,如何與學生討論其實很困難。一節課甚至二三十分鐘不足以討論清楚,因為這些議題非常龐大和複雜。我用了大約七週的時間,才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解釋清楚。

.
當然,這次新聞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資源。如果導師或科任老師想跟孩子討論時事,可以利用新聞中提供的影片,這些影片幾分鐘內就能讓大家快速了解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。然後再根據影片內容延伸討論一些議題。我相信二三十分鐘內也可以進行一些討論。導師也可以在早自習或午休時間播放這些影片,並用生活札記的方式進行議題思辨,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來與孩子討論這些重要議題。

.

訪談中,主持人提到不要妄下評斷,其中更有假消息與假新聞的因素在。當前的數位時代,假新聞和假資訊以驚人的速度傳播,使得人們在判斷資訊真偽時面臨巨大的挑戰。這種現象在戰爭中尤為突出,戰爭中的假資訊傳播將會加劇衝突的影響。

.

S:辨別假訊息和假新聞在戰爭新聞中特別重要。戰爭進行中,雙方會製造對自己有利的輿論和資訊,所以我們很難片面了解真相。這些新聞可能是刻意製造的結果,所以分享時要小心。

Y:假新聞和假資訊一直存在,但在網路時代傳播得更快,真的是網路戰。

S:對,所以很多信息需要⋯

Y:停看聽。不要急於評判。可以帶孩子了解為什麼會打仗,但不要急著判斷誰對誰錯。現在很多新聞都有駭人的畫面,激起我們的感受。人們的感受性如果被激起,就會開始做一些比較衝動的事,看到假新聞就覺得怎麼會這樣子,然後就急於分享或急於評斷這樣。

.

.

國防學士班停辦,臺灣人對從軍的看法

.

國防學士班是一個由國防部與國內幾所國立大學合作開辦的專案,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加入軍隊。然而,自 2019 年開辦以來,該專案的招生情況並不理想。例如,臺灣大學的國防學士班每年僅招收 1 名學生,其他學校的情況也不容樂觀。

.

S:因為這個國防學士班是跟國立大學合作辦理,但通常能考上這些大學的學生,例如台大,他能力一定是比較好的,能考上國防學士班的這些學生,通常也都能夠考上其他的一個系所,所以通常就不會去選擇從軍。

Y:大家應該蠻好奇國防學士班跟一般生有什麼樣的差別,那基本上可以理解就是他有四年的學雜費跟生活費的補助,有點像是公費生,在畢業之後就可以出任少尉。

而且國防部還會保障你就業,雖然有這樣的優渥條件,但其實規定也蠻多的,例如說學生假期間必須接受一些軍事的訓練,如果大學期間退訓就會直接退學,然後也要賠償過去享有的公費待遇這樣子。

S:其實這種公費制度就是希望,能吸引經濟不優渥的家庭,他們比較難負擔學費或生活費,而這段求學的一個過程就由政府支持,支持完之後你就要回報國家。

.

此外,社會對軍人的形象和認知也在影響年輕人的選擇。臺灣的從軍文化和中華民國國軍的形象,使得從軍變得不那麼吸引人。雖然在國家安全問題上,大家普遍認為國防很重要,軍人也很重要,但在和平時期,軍人的重要性和社會對他們的重視程度會有所降低。

相比之下,韓國是一個較為鮮明的對比。韓國與臺灣的國家狀態相對接近,同樣面臨戰爭威脅,甚至威脅更加迫切。然而,韓國社會對軍人的重視程度和社會壓力明顯比臺灣大得多。韓國年輕人必須服兵役兩年,不服兵役或逃兵會面臨嚴重的社會譴責。
這種社會氛圍和壓力,使得韓國年輕人對服兵役的態度更加嚴肅。而臺灣在和平時期,年輕人的選擇和可能性更多,儘管有人認為服兵役很重要,但這並不代表大多數人的普遍想法。

這反映出國防部在推動國防學士班時面臨的挑戰。僅提供經濟誘因是不夠的,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會成本。當年輕人有其他更有吸引力的選擇時,為什麼要選擇從軍?因此,國防部需要從改善軍隊的工作環境、職業培訓和升遷機會等方面入手,才能真正吸引人才,提升軍隊的整體戰力。

總的來說,無論是社會形象的改變還是實際職業發展的提升,都是國防學士班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只有在這些方面做出改進,才能讓更多優秀人才願意加入軍隊,為國家的安全和未來做出貢獻。

.

.

兒童對自身經歷的看法,影響發展的重要因素

.

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,探討貧困和逆境對兒童發展的長期影響。該研究指出,過去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對於這些經歷的看法。這些心理學家認為,理解孩子如何看待和應對逆境,對於揭示他們大腦如何反應及生物機制的運作至關重要。

.

S:這邊可以舉例說明一下,所謂的童年壓力其實跟我們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。實驗中有一個 8 歲左右的小女孩,她的壓力分數非常高,原因只是因為家裡最近搬家了。但他們家其實住在同一條街上,只是搬到兩個街區外更大的房子。她讀同樣的學校,擁有同樣的朋友,住在同樣的社區,但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來源。

反之,有一個 9 歲的男孩,他的母親因販毒和賣淫入獄服刑,祖母最近搬來照顧他。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轉變,會打亂他的生活,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壓力。

Y:這些例子很好地說明了,像後者這樣的重大變故應該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衝擊,但實際上並沒有。而前者,我們不會認為搬家是個壓力源,但對她來說卻是巨大的影響。這提醒我們在看待孩子的變化和反應時,除了明確的客觀指標,還需要關注孩子自身的感受。有時候我們會輕描淡寫孩子自述的壓力源,認為他們沒什麼事情,但事實上可能對他們影響很大。

S:我覺得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理解這些經歷。每個人的生命經歷不同,如果我們能理解這些個人的經歷,才能明白他們的反應。剛剛提到的例子就很明顯地顯示出來,每個人關注的事情可能不太一樣。

.

研究採訪了多名具有壓力和逆境經歷的小學生,並在十年後再次進行評估,發現一些我們認為重大的事件對孩子的影響反而可能並不如預期,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卻對孩子造成了深遠影響。這些發現提示我們,研究兒童發展時,需要更多地考慮孩子自身的視角和經歷,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幫助。

.

本文章摘錄自:2023 / 10 / 19 錄製的《聊聊教育吧》節目

.

完整節目內容在【大抓嗎】頻道:

EP168【教育大小事】「以巴衝突」發生了!如何跟孩子討論這類爭議性議題?

➡影片連結

文章標籤

# 時事新聞# 教育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