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思考如何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?
在你的學生生涯中,曾參與學校的決策嗎?
通常,當我們提到「學生參與」時,會聯想到學生會,透過選舉產生的學生代表為學生族群爭取權益。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是,學生在學校度過大部分時間,究竟在這段時間內,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?通常情況下,學生是被動地坐在教室中,傾聽老師的知識傳授。然而,身為教育體系的最主要受益者,他們對教學設計的參與度如何?又有多少教師真正以學生的角度出發,設計出貼近學生需求且容易吸收的課程呢?
本文將分享臺灣吧過去進行的為期半年的人權教育活動,透過「設計思考方法論」重新探討教學和課程設計的邏輯和步驟,以引領讀者思考學生如何更積極參與學校決策的可能性。
設計思考是什麼?
設計思考強調「以使用者為中心」,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進行產品、服務與體驗的設計,為使用者創造價值。
「設計思考」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種「解決問題方法論」,強調「以使用者為中心」,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進行產品、服務與體驗的設計,為使用者創造價值。其中,服務設計方法論的執行步驟包括 4 個 D:Discover(探索)→ Define(定義)→ Develop(發展)→ Deliver(實行)
設計者可以透過這四個步驟,循序漸進地釐清各個層面的問題,歷經發散與聚焦的思考過程及大量的團隊討論與協作,最終發展出創新的解決方案。
設計思考方法論目前已廣泛運用在許多商業情境中。而「社會設計」(Social Design),則是將設計思考應用於發現、剖析社會議題,並為這些議題構想出解決方案,創造正面社會影響力;將設計思考運用在教育領域,就可以算是一種社會設計的實踐。
設計思考應用於教育現場
設計思考可以幫助老師們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待「教育」──教育並不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單向灌輸,而是他們有主動性、有權選擇是否要取用的一種服務或體驗。
設計思考提供一種從思考到實踐的邏輯架構,應用於教育現場時,可以幫助老師逐步釐清「使用者(主要是學生)」的需求,並依此發展出合適的「方案(課程與教學方法)」。
當然,很多老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,本來就會充分考量到學生的狀況與需要,並依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,似乎並不一定需要設計思考方法的協助。不過,「設計思考」更大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幫助老師們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待「教育」──教育並不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單向灌輸,更不是學生毫無選擇、必須全盤接收的東西,而是他們有主動性、有權選擇是否要取用的一種服務或體驗;秉持著這樣的觀點,老師會更加明白釐清學生關心的事、遇到的學習或生命挑戰等(設計思考中稱為「需求」或「痛點」),並根據這些來調整教學方向的必要性。
近年內,在某些教育場域中,例如商業導向的教育產品及服務、體制外教育機構、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機構等,愈來愈常看到設計思考的理念被融入教學設計裡,顯示出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在意「使用者(學生)」的真實需求,並針對他們的需求量身打造出教學方案。但是在目前臺灣的教育現場,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,還不常看到相關概念的融入與實踐。
設計思考實例:人權教育再定義
設計思考應用於教學,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?在臺灣吧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的人權教育系列課程中,我們就採用了服務設計四步驟,引領參與老師們一起重新思考、重新定義人權教育,釐清人權教育的現況、各方的需求及遇到的挑戰,並依此創造出創新的教學方案。
步驟一:Discover 探索現況
所謂的探索,指的是盡可能地去理解「現況」──例如,了解「臺灣體制內學校的人權教育推行狀況」,包括目標、進度與挑戰,還有對關係人、相關資源的盤點。
探索的方法有很多,蒐集資料、上專業課程等等都包含在內;以人權教育系列課程為例,我們為老師安排了增能講座,希望能讓老師們更了解人權議題的不同面向與層次。
2021年9月份舉行的「新興社會運動」課程,當天講師為邱萬興攝影師。
2021年4月份舉行的「228祕密活動」。
探索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「訪談」,包括專家訪談及關係人訪談等。我們在課程中,安排了老師們練習「專家訪談」的橋段,找來幾位曾在體制內學校推行人權教育的老師,分享他們推行人權教育的初衷、所使用的教學方法、參考的資源、遇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等等。從這樣的訪談中,很容易能夠抓出所謂的「關係人」有誰──學生、家長、其他老師、校方──以及各自的反應及其背後的價值觀。以人權教育而言, 因為多少與政治掛勾,家長和校方等很容易有所反彈或顧忌,如何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中充分考量到這些顧忌、甚至開啟與這些人的對話空間,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環;因此,透過專家訪談理解到這一點後,就可以進一步安排與這些關係人們的訪談。
圖片擷取自洪燕茹講師上課素材及學員討論產出。
步驟二:Define 定義需求
經過探索,在定義的階段,老師們要能說出自己認為「達到成功的人權教育的途中,重要關係人遇到的主要痛點」,作為課程和教學設計主要解決的問題。舉例來說,青少年因為時代疏離感而對人權相關事件無感、缺乏同理,或是家長因為政治立場而反對人權教育,就是不錯的問題定義。
Tips for Define:老師在定義問題時,可以使用下列的句式來幫助思考──「_______(關係人)needs to _______(真切需求)because _______(痛點/原因)」。
步驟三:Develop 發展點子
發展階段以「發想→製作原型→測試原型→修改原型→測試原型…」的過程形成一個循環,協助老師在思考教學方法時,更創新、更突破框架,但也確保可行並貼合使用者/關係人的真實需求。發展點子的循環要實際操作才更有感,不過在這邊可以提供老師們一些初步的方向去實驗,並分享人權教育課程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案例。
Tips for Develop: 1.發想:在發想步驟,通常是與幾位夥伴一起將初步的點子寫在便條紙上,先大量地寫、不追求品質也不批評他人的想法,而且可以用「搭便車」的方式擴充他人的點子;接著再挑選、分類和排列組合出可以繼續發展的點子。以人權教育系列課程為例,在發想階段的老師們可能提出一連串的點子──包括參觀人權相關基地、實境解謎遊戲、經營 Instagram、協助學生舉辦攝影展、邀請師生一起演戲等等各式點子,有些點子可能很瘋狂、有些很平淡,但都可以再從中整併、擴展、挑選出適合繼續發展的點子。
圖片擷取自洪燕茹講師上課素材及學員討論產出。
2.製作與測試原型:用低成本打造的方式,將點子的重點製作出一種可運作的版本,並讓「使用者」來體驗、給予回饋。在人權教育系列課程中,我們也請老師們利用畫出使用情境、製作模型等簡單的方式,讓他們的學生們了解點子,並給予反饋。
圖片擷取自洪燕茹講師上課素材及學員討論產出。
步驟四:Deliver 實行
發展出完整的教學模型後,便要將人權教育帶回教育現場,實行該教學模型,並參考現場實行的成果進行模型的優化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發現到學生並不是對人權議題沒有興趣、沒有共鳴,而是平常以歷史、公民課本的文字敘述為主要傳授方法的人權教育,並沒有打中他們心中喜歡、在乎的事。而運用了發想與測試原型的方法之後,也打破了我們自己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框架,例如認為創新的方式通常難以落實,或是覺得用活潑的形式乘載嚴肅的內涵,學生只會注重於形式──在測試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這些想法都並不盡然正確。
懿心老師於現場演示人權教育系列課程
結語
臺灣吧全心關注學生的需求與痛點,透過運用設計思維的方法,為學生設計課程。想要深入了解我們的課程嗎?請點擊下方的圖片,探索我們豐富多彩的課程吧!
【臺灣吧 | 大抓周學院】⬇️⬇️⬇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