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放棄當老師嗎?聽李文成分享生涯經歷

從歷史老師到排名第一的 Podcast 節目主持人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臺灣吧|大抓周學院

2024年8月8日 下午 7:19

歷史人文

.

李文成老師是知名Podcast「一歷百憂解」的主持人,以其深厚的歷史知識和豐富的個人經歷,吸引了廣大聽眾。「一歷百憂解」節目旨在透過深入淺出的歷史故事和個人經歷分享,幫助聽眾理解歷史事件的背後故事,並從中汲取生活的智慧。李文成的聲音有著特別的魅力,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透過聲音的陪伴,感受到歷史的深度與溫度。

.

.

短暫的教學生涯,影響了生涯走向

.

李文成畢業於台北大學財政學系,後來在中央大學取得歷史研究所的學位。雖然他的專業背景是財政,但他對歷史的熱愛和對教育的熱情,促使他選擇成為一名歷史老師。

李文成在教學的過程中,逐漸感受到校園的限制。當他教導的第一屆畢業時,他開始思考,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他對學生的叮嚀和建議永遠存放在某個空間,讓學生們在需要時可以隨時獲得這些信息。同時,他的很多班級頂多就是教一年而已,他也希望在離開這些學生後,依舊能讓他們了解某些國文課文背後的歷史背景,如《岳陽樓記》、《燭之武退秦師》和《鄭伯克段於鄢》等等。李文成認為,如果學生了解這些背景,將會對課文有更深的感受。於是,他決定把這些故事錄製下來,讓學生隨時可以聽取​​。

.

L:其實當時因為剛好家裡也出了一些狀況,所以我人生剛好處在一個很困惑的時刻,會去思考人生的無常,家裡的事情,讓我覺得無常搞不好會提早到來,所以我就覺得我應該要為自己留下一點,在雙重契機下,為了學生也為了自己,我決定要來做Podcast。


這也是為什麼我的節目叫做「一歷百憂解」,這其實是臺灣曾經有過的一種藥物,一種讓別人可以離開憂鬱的藥。

.

.

離開教學現場的推力:無力感

.

在教學的第三年和第四年末期,李文成逐漸感受到一種無力感。他所在的學校是一間社區高中,學生成績雖然不差,但環境並不像明星高中那樣嚴苛,學生之間也缺乏競爭壓力。這種環境讓李文成感到,他原本希望能打破階級負擔、改變學生命運的初衷,正逐漸被耗損。

李文成提到,這些學生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其實很好,但他們因家庭背景或從小被灌輸的觀念,如「你們就是笨才會到這裡」,而無法擺脫這些負面的標籤。即使有些學生因為他的教導而開始進步,但最終卻仍會被一些看不見的力量拉回原點。

他舉例說,有一位女生因為喜歡他的課程,國文和歷史成績都有所提升,但最終因為家庭情況和其他因素,又回到原本的狀態。這種情況讓李文成感到非常挫折,並且這種挫折感並非個別現象,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。看著這些學生無法真正突破困境,李文成開始質疑自己的方法,並認為自己或許可以在更適合的位子上發揮更大的影響​​。

.

.

轉型過渡期:與同事間的隱性衝突

.

李文成分享到,在他一邊教書一邊製作 Podcast 的時期,這種雙重角色給他帶來了不少壓力。對於那些了解他並與他合作的老師來說,他們支持並理解李文成的工作,甚至在國文課中使用他的 Podcast 作為輔助教材。然而,對於那些沒有與他合作且不太了解他的老師們,可能會覺得他在學校內外的活動帶來了壓力。

主持人蕭宇辰同樣提到,在 2014 年 9 月 1 日,台灣吧發布了第一支影片,儘管這一學年他仍然在學校教書,但白天教學、晚上製作影片的生活非常辛苦。每個月,他們需要製作一集影片,中間還要兼顧其他內容。在這一年中,他感受到了學校內部的壓力和人際關係的複雜 。

當時,每個月發布新影片時,學生們的反響熱烈,甚至要求他在課堂上播放。然而,蕭宇辰也開始需要經常請假調課去演講,他開始不知道該怎麼跟同事相處,也擔心他們會覺得他有大頭症。為了避免這種尷尬,他選擇盡量少與其他老師交流,這反而加深了某些老師對他的誤解,覺得他都不參與同事間的討論,只專注在自己。

.

S:其實我後來離開之後有聽其他比較熟的同事說,他們覺得我那一年在學校就是都不太跟別人相處,好像都只顧好自己。

L:其實我覺得這樣做也沒有錯,我其實也很想要奉勸現在還在學校當中的大家,做自己沒有任何問題,你為什麼一定要去奉獻自己,然後成為一個別人覺得熱血教師該有的樣子?

.

一個可以長久運作的模式,一定是你自己覺得舒服的狀態。如果你已經覺得不舒服了,縱使這個模式在短時間内可以得到什麼成就,但長遠來看其實是短多長空的。別人也會開始覺得不是能者多勞嗎?等到你哪一天忽然間做不到的時候,這個環境就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壓力。

其實還是你自己心安理得就好了,至於別人要怎麼想這是別人的事情,我就是會把這條界線畫得這麼清楚。

.

.

李文成給教師們的建議

.

蕭宇辰提到,他觀察到周遭的許多教師朋友教學現場中逐漸失去熱情,甚至開始尋求其他行業的工作機會。對於這些感到徬徨的教師,李文成也給出幾點建議。

.

對於想轉換跑道的教師,李文成給出三種看法:

首先,他認為教師的最大優勢在於口才。教學是一個高強度、高密度,且需要長時間與眾多學生互動的職業,這使得教師在表達能力上有著極大的優勢。因此,如果教師對現有工作感到疲憊,可以考慮將這一優勢轉化到其他相關的工作中。

其次,教師在處理文書和整理歸檔方面的能力也遠超過許多行業。無論是成績管理、學生管理還是技術資料的整理,教師在這些方面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他們在其他行業中的優勢。

最後,他也提到可以多去運用網路資源。網路時代已經改變了「懷才不遇」的現象,無論是漂亮的筆記、優秀的邏輯分析能力,還是美觀的版書,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台獲得廣泛關注。例如,在 Instagram 上分享筆記,或者在 YouTube Shorts 上發布教學精華,都有可能吸引大量追隨者,並開啟新的職業機會。

.

而對於那些留在教學現場的教師,他同樣給出一些建議:

.

S:你覺得在教學現場中,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?

L:我覺得最糟糕的就是精神內耗。當你一邊教書,一邊發現學生的反應不如預期,或者學校的事務讓你感到壓力很大,這會不斷磨損你的熱情。我可以保證,這樣下去,明年的表現一定會比今年更差。這句話聽起來很殘酷,但事實就是如此。

但千萬不要因為現在的一點小挫折,就在學生的青春裡亂潑墨。他們的青春只有一次,如果他們遇到一個沮喪的教師,這種陰影可能會連帶影響他們的一輩子。對你來說,這個關卡過了可能就過了,但如果因此而影響到學生,那就非常糟糕。

S:那你會給這些感到疲憊的教師什麼建議呢?

L:趕快調整心態,找到新的突破口。要麼就去嘗試在別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熱情,要麼就心安理得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,重新思考自己教書的初衷是什麼。初衷可能會改變,但它是你在狂風暴雨中回到安身立命的基點。對我來說,我的初衷是想改變學生的人生,因為我自己有一個不太好的家庭背景,看到了 16、17 歲的孩子原來離毀滅這麼近。如果當初有一個人拉他們一把,情況可能會完全不同。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進入校園。

S:在你離開了校園後,這個初衷還在嗎?

L:我覺得初衷還在。教育不一定要在教室裡進行,我現在可能影響到的學生比起在教室教 10 年、20 年甚至 30 年還要多。最近看了一下下載數據,我的 Podcast 已經有 800 多萬的下載量,而且我才做兩年多,中間還停更了很久。所以,不要在沮喪的情緒中停留太久,這種情緒沒有創造力,只會造成內耗。

.

.
李文成從一名教師轉型為 Podcaster 和作家,這一路走來,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教育初衷,並在聲音和文字的世界中,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。他的故事,不僅是個人的成長歷程,更是一個不斷突破自我、影響他人的真實寫照。在未來的日子裡,期待李文成能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,繼續用他的聲音和文字,照亮更多人的人生。

.

..

➡ Facebook 粉絲專頁

➡收聽 Podcast 節目

.完整節目內容在【大抓嗎】頻道:

EP171【老師我,有問題】放棄當老師吧!歷史老師化身排名第一的 podcast 主持人!ft. 一歷百憂解 李文成老師

➡影片連結

推薦閱讀:
下一版歷史課綱該長怎麼樣?專訪一歷百憂解 李文成

文章標籤

# 歷史教育